top of page

26. 珠心算與數學的連結

珠心算學習的好與壞,一直有兩極化的意見。反對的人士覺得珠心算是計算方法及速度的追求,過於單調及公式法,流於被動學習。同時,珠心算學的好,不代表數學能力也會好。因為,數學是計算,應用,思考,邏輯的綜合學科。珠心算計算快又準,如果沒有語文,應用,推理的概念,對數學整體系統,只有基礎計算工程有所助益。此外,有些學生心算成效學習不彰,在學校計算經常出錯,真是比沒學還糟糕!

確實有這些現象及缺點存在,珠算界如果無法正視並解決這些問題,永遠會是推廣及普及的障礙。首先,我們需暸解算盤不是萬能的,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協助幼童建立四則(加,減,乘,除)計算的基礎。當學生有優異的計算能力,產生自信及專注,便不畏懼數學,進而喜歡及研究它。所以,在教學宣導中,老師不可過度美化珠心算的高度,給外界有等同數學的錯覺。其次,是師資養成的部分。由於珠心算沒有專門的科系來培育師資,很多老師只經短期學習,或透過網路片面資訊,就急就章上陣教學。這樣的品質很難訓練出好的教學成效,經常錯誤連連,自然引起家長及學校對珠心算的質疑。

到底珠心算的學習除了有良好的計算能力外,能否更進一步對國小數學有更多的幫助及連結?答案當然是有的。

(1) 最根本的問題在於現行檢定制度須做調整。目前,各國的檢定制度規劃只安排計算科目及級別的進階,純粹以速度及位數來考量。缺乏變化及思考的訓練,確實給人機械化學習的印象。檢定制度實施已有六十年之久,隨著教學技術不斷的改進,學生的年齡層快速降低,教學目的及學習動機逐漸生活化時,檢定制度竟然未與時俱進,跟隨時代潮流改變,是輕忽且不專業的現象。

(2) 檢定制度要做那些調整呢?首先,無論在珠算及心算都應保持分科測驗,避免教學有選擇性,捨棄弱項學習。在珠算方面,應重新編排三級以上的進階,尤其是段位部分更是引人詬病。縱橫列的安排確實有必要性且具教育意義,可惜很多協會仍持傳統做法,只要求速度及正確的分配。在心算方面,除了分科測驗外,各級次加減,乘除也可重新調整位數及難易度。要知道,現今學習對象是五至十二歲的幼齡學童,應該朝向分級更全面,學習更有效的目標來改善。

(3) 為了和國小數學有更多的聯結,提升珠心算更高的使用價值,促使珠心算的學習功能更具影響力及吸引力,建議在珠算檢定中自六級開始附加應用計算科目。說明如下:a.珠心算7級以下屬於基礎學習,奠定珠算中加減,乘除及心算的根基,其目標是建立良好的計算方法及吸引更多的學習興趣。 b. 6級程度已進入中級階段,珠算已有多位相乘除,小數加減及更好的看心算(含加減,乘除)能力。它能夠運用在日常生活及國小數學單元中,有效的將珠心算的多元學習發揮作用。c.這些多元學習的項目包括:1,將縱橫列加減提升難度,改為不固定答案空格表示,學生須利用移項法則來解題,甚至在三級以上有負數答案。2,分數,小數的換算。3,四則運算。4,連乘除運算。5,開平方。6,百分率換算。7,開立方。8,幣值換算等。這些都是可以用珠算來學習及運用的數學問題,以數字顯示,沒有語言問題,很適合加入珠心算的課程內。我們可以將這些項目以簡易的題型分配在各中,高級次檢定中,當做附加學習,鼓勵老師提升珠心算學習價值。

(4) 所謂,檢定領導教學。珠心算的檢定制度如果願意朝更多元,更實用的角度重新調整,勢必影響所有教學品質的提升,大幅增加珠心算的社會形象,也會令反對的聲音降至最低,給予算盤更好的評價。

 
 
 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06. 背運珠口訣的必要性

珠算加減算的基礎運珠,因為算盤是上一珠下四珠的設計,所以有了兩組特有的5補加減公式,加上和學校數學進退位相同的兩組10補加減公式,以及這兩類公式混合使用的兩組10補混合加減公式,總計有六組34條公式。這些公式是能否學好珠心算的關鍵,分開學習,大部分的學生都能暸解及運甪。但隨...

 
 
5. 如何選擇好的算盤用具

選擇好的算盤的重要性,就如同學習音樂,需配合好的樂器〈鋼琴、小提琴、吉他等〉的道理是一樣的。算盤是一個多功能的玩具、教具及工具,它不昂貴,只需符合幾個要求即可: 第一:是上珠一顆,下珠四顆〈即稱一、四珠〉而非傳統上珠二顆,下珠五顆〈即稱二、五珠〉。...

 
 
04. 學習珠心算的最佳時機

學習珠心算入門的最佳時機,我們建議自6歲至10歲之間入學〈已經有程度的學童甚至可學習到國、高中〉。由於6歲以下學童尚就讀幼稚園,不適宜握筆寫字及打算盤〈手指的小肌肉尚未發育完整〉,且過早學習珠心算容易遇上瓶頸〈珠心算有公式組合〉,容易打擊孩童信心及喪失對數學課的興趣。6歲以...

 
 

Kommentare


Dieser Beitrag kann nicht mehr kommentiert werden. Bitte den Website-Eigentümer für weitere Infos kontaktieren.

© 2020 by PAMA Global Abacus and Mental Arithmetic Association 

1F, 96, Qiangang St., Shilin Dist., Taipei City 111059, Taiwan (R.O.C.)

+886 (0)2 2882 0390

bottom of page